10月15日,我随”我家住在长江边“采访团来到巫山县东莞初级中学,看重庆海事局巫山海事处执法人员在那里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水上安全知识进校园”。如何使用灭火器、如何正确穿着救生衣、如何保护长江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一边讲解一边演示,学生们积极互动,现场气氛逐渐热烈起来。
“今天学习到了很多新的水上安全知识,都是我日常可能会应用到的!”东莞初级中学八年级学生余倩说:“我家住在江对面,每周只能乘坐渡船上学。每次乘船,海事叔叔阿姨都会为我们保驾护航,有他们在,无论刮风下雨,我一点也不担心,反而感觉乘船上学的经历很有意义。”
在巫山县,一艘艘横穿长江的渡船是很多孩子唯一的上学路,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水上安全在这里是何等的重要。
自三峡库区蓄水以来,大批云阳、巫山等区县学生都需要乘坐渡船来往于学校和家庭之间,最多时有超过1000名中小学生集中乘坐渡船,形成了长江重庆段独具特色的“学生渡”。目前,仅在东莞初级中学就有一半的学生需要乘坐渡船上学、放学。
“海事执法人员在社区、码头、渡口等重点区域都设置了标牌,张贴了宣传标语,经常到学校来科普水上交通安全知识。还开展了‘海燕牵手平安渡’活动,并在学生中培养“小海燕”水上安全督导员,学生自身的安全意识都得到提高。”巫山县东莞初级中学道德与法治老师谭媛表示。
据了解,巫山海事联合多方,已形成“1+5”监管模式,由政府统一领导、交通依责监管、教委和学校共同护送、海事全程维护、船公司保障安全。同时,定期开展渡运水域和渡船设备隐患排查整改,常态化组织船员流动课堂加强培训,通过监控中心综合运用智管平台等信息化系统,全过程、全方位守护“学生渡”的平安。
2003年至今,重庆巫山海事坚守22年,已累计护送超过200万人次学生集中乘船,连续22年零事故、零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