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进入尾声,务工人员返工潮、学生返校叠加,迎来返程高峰。今年春运,城市公共交通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凌晨开行的地铁、往返忙碌的公交车、每一次安全检查、每一份贴心服务……一点一滴,都是城市公共交通将“平安、便捷、温馨”的服务承诺烙印在“流动中国”壮阔画卷的努力。
以最实举措抓好安全生产。在春运这场“大考”中,安全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无论是车辆设备检查、人员运力培训,还是依托智能系统监控,追求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切实保障乘客生命财产安全。返程期间,各地公共交通企业按照高于常规、严于平时的思路,研究制定并严格落实务实管用举措,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安全管控。多向度、全方位的安全防控,能够更好服务乘客出行需求,为春运安全出行多穿一层“防弹衣”。
尽最大能力做好运输组织。城市公共交通事关出行“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发挥兜底作用,尤其是加强夜间集疏运组织,保障夜间旅客抵离顺畅,是城市公共交通践行“人民交通为人民”的生动实践。“高铁不到站,公交不收班”的“红眼公交”、延时运营至清晨的出行小巴,都在为旅客返程提供便捷服务体验,让人看到公共交通企业做好运输组织实实在在的行动。
以最佳状态提供温馨服务。完善引导标识,配备应急药品、急救设备,提供无线网络和充电服务……返程期间的种种服务举措都在提升旅客在途体验。关爱他人、互帮互助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温馨服务让旅客在感受到温暖的同时,也在传承和传播这种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