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正是出游好时节。近日,重庆、四川、海南等地纷纷推出乡村游踏青活动。
去年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等多部门联合公布的2024“行在乡村游在路上”最美自驾路名单,14条自驾路从135条申报路线中脱颖而出。这些沿途皆景的自驾路,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探索不同地区交旅融合的正确打开方式,推动乡村经济拾级而上。
当下,农村公路已逐步突破仅仅作为“行”的交通属性,“游”的功能日益凸显。在乡村全面振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之下,我们仍要思考,如何真正走好以自驾游为代表的交旅融合发展之路?
首先是要解决八方游客愿意来的问题。460万公里的农村公路中不乏一些显自然之大美、彰人文之荟萃的精品路线。但酒香也怕巷子深,提高自驾游路线的知名度,让游客想来、愿意来是第一步。从山东淄博烧烤到甘肃天水麻辣烫,再到新疆阿勒泰……为什么近年来网红城市不断涌现?归根到底,是社交媒体时代赋予每个城市“出圈走红”的可能。同样,一些自驾路线完全具备成为网红打卡地的潜质,应该综合利用社交媒体打造网红爆款路线,提高路线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游客愿意来是基础,也要能进得来。交通的发展,特别是交通便捷性、交通基础设施完备性、交通方式多样性等因素必然会影响旅游体验,两者呈正相关。而要使自驾游目的地容易进入,实现干线公路与农村公路的结构优化和有效衔接是基础,要尽力把曾经主要局限于区县内打造的乡村旅游公路,编织成更长、更广、更顺畅的跨区域型乡村旅游公路网络。比如山西打造的黄河、长城、太行3个“一号旅游公路”,在全国率先构筑了“快进慢游深体验”的全域旅游公路网。
游客进得来,也要玩得好。乡村自驾游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相关配套设施依旧不够完善,部分旅游产品缺乏本土特色、同质化竞争激烈,一味追求城市化、高档化,呈现出一定的“去乡土化”倾向。然而乡村自驾游的活力就在于其特色化和个性化,在于探寻、体验并融入当地文化生活。换言之,发展乡村自驾游,要不断提炼主题、打造特色,充分挖掘存量旅游资源,创建各类乡村旅游载体,同时在精致有序的人性化服务上下功夫,真正为游客营造一个现实版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