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物流知识库 > > 文章详情
  • 电子发票报销无纸化还要多久
  • 来源: 任冠青 发布时间: 2024-10-30

    报销火车票,不用再打印纸质凭证了。近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从2024年11月1日起,将在全国铁路推广全面数字化的客运电子发票服务,旅客可通过铁路12306开具电子发票,获取报销凭证将更加便捷。

    这一举措,让火车票报销电子化真正打通了“最后一公里”,为乘客和财务人员提供了更多便利。此前,尽管铁路系统已开始推行电子客票,但是对于有报销需求的旅客,还是需要打印纸质凭证。如此一来,便形成了“前期省纸,最后还要落在纸上”的尴尬。

    采用全面数字化的电子发票后,旅客不再需要到火车站、车票代售点、自助机上打印纸质报销凭证,免去了不少奔波折腾;单位财务人员可基于电子发票开展无纸化报销、入账、归档、存储等业务,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打印纸质凭证的需求大幅度减少,铁路运输企业、终端自助机维护等成本也将有所降低。

    不少网友在感慨铁路出行报销将更便利的同时,也希望类似的“一站式”电子化报销探索创新,能进一步拓展至交通、住宿、医疗等常见领域。

    的确,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已明确赋予电子发票与纸质发票同等的法律效力,但现实中,“电子票据打印成纸才能报销”的情况仍普遍存在,这让其原本的意义和效用大打折扣。今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朱建弟就指出,他在调研中发现,“只要某一环节的凭证没有电子化,企业就要混合处理纸电凭证,甚至把所有电子凭证打印成纸质版”。这种混合处理方式,让办事成本和复杂度不减反增。

    不少人有着同样的感受:每次需要报销的时候,便要在家门口或公司楼下打印店集中“充值”,把一张张电子发票变成纸质版,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自费报销”。一旦打印内容和清晰度不符合要求,还要反复折腾、推倒重来,以至于一提到报销就感到“头大”,还不如消费时直接向商家索取纸质发票来得便捷。

    据统计,2023年,我国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36.8亿人次,民航旅客运输量6.2亿人次,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95.5亿……考虑到相关票据应用的广泛性和高频次,“票据电子化、报销纸质化”的割裂,不仅徒增报销手续上的人力、时间和经济成本,也无益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一些单位的财务报销系统没有跟上电子化步伐,再加上诸如安全风险、重复报销等方面的顾虑,就会使其倾向于延续纸质票据报销模式。对此,不少专家都曾指出,加快实现消费端、报销端、财税系统之间的数据联通,构建国家层面的统一电子发票管理系统,才能让电子发票避免“被迫纸质化”,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电子化。

    据报道,此次铁路报销无纸化得以在全国推行的重要基础,就在于国家税务总局与国铁集团已完成铁路发票电子化信息系统的对接改造。信息畅通、标准统一,有利于财务人员清晰查询、核对,无需再要求打印纸质票据了。其他民生领域在推进票据电子化进程中,不妨借鉴这一对接路径。

    当然,不同领域的报销电子化无法一蹴而就。过渡时期,可以尝试在社区、政务大厅等地提供免费打印发票设施,尽量使民众以低成本、少折腾的方式进行报销,这也是公共服务更加精细化、人性化的体现。